|
【传统】熊里:传统建陶行业,互联网革命正在敲门 |
【chuantong】2016-1-12发表: 熊里:传统建陶行业,互联网革命正在敲门 在挑选本期专栏主题的时候,着实斟酌了许久,最后还是决定跟进潮流,围绕互联网这个主题来发表一些浅薄的看法和观点。因为,如果要评选2015年最热门的网络词汇,一定是“互联网+”,没有之一。是的, 熊里:传统建陶行业,互联网革命正在敲门在挑选本期专栏主题的时候,着实斟酌了许久,最后还是决定跟进潮流,围绕互联网这个主题来发表一些浅薄的看法和观点。因为,如果要评选2015年最热门的网络词汇,一定是“互联网+”,没有之一。 是的,互联网革命正在冲击甚至颠覆着诸多传统产业——零售业、制造业甚至是我们所谓高富美的银行业,不断给这些传统产业做减法。如:阿里巴巴给金融业做减法,有了余额宝的出现。小米对电视产业做减法,有了小米电视的出现。京东对零售业做减法,逼迫以苏宁为代表的传统零售商,不仅线下门店和线上商城价格同步,且利润剧烈下降…… 作为低关注度的建筑卫生陶瓷行业,也许现在还没有被大幅度冲击,但我们若是不积极去拥抱互联网,就随时做好这个江湖被他人取代的准备。正如中国建陶行业的领军人物、欧神诺陶瓷董事长鲍杰军博士所说:“互联网+陶瓷,不是简单的电子商务。‘互联网+’是所有行业每个企业都必须干的事情,如果无法融合,可能就会被淘汰。无论是选择‘互联网+陶瓷’,还是‘陶瓷+互联网’的方式来进行变革,其本质都是让二者真正互相融合,从而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价值。” 互联网改变我们的认知角度 大部分人的智能手机里面,应该都会安装一款打车软件。那么大家思考下,打车软件如此受欢迎,它真正解决的是什么问题?答案:站在搭车人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。以前我们打车,是从出租车司机的角度看世界,出租车司机开到哪里,在出租车司机视野范围内招手,才有可能被服务。而打车软件,是从打车人的角度看这个世界,我站在这里,按一个“我要打车”的按钮,然后以我为中心,附近的出租车都有资格来接我。 中国现代建陶行业的30余年,从最初的“生产为王”到后来的“渠道为王”,再到现在 “消费者为王”,选择权同样也来到了消费者手里。消费者对瓷砖产品的需求,可以分为三个层次:功能、体验、个性。“沟通效率”还不高的时候,满足防污、防滑、防水等基本功能需求即可,但随着沟通效率的提升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体验、个性的需求就被释放,并被逐步解决。 作为行业一份子,我们同样要站在消费者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行为:不是从“假想用户”的角度出发,通过揣测消费者喜好,或者了解周围小部分消费者,假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。也不是从“泛指用户”的需求出发,通过对市场做调研来推断泛指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,因为调查的客户未必就是将来的购买客户。而是要从“个体用户”的需求出发,每个人想要的装修效果可能都不一样,满足“个体用户”需求是未来的大方向,因为互联网时代让陶瓷生产商直接接触消费者成为了可能。 互联网拉近企业与消费者的“距离” 管理学大师彼得·德鲁克曾说:“互联网最大的影响,就是通过提高沟通效率的方式,消除了距离。” 因为信息不对称,同一家企业的同一款瓷砖,在全国各地的价格可能都不一样,致使消费者四处询价,甚至发生经销商之间的窜货现场。因为信息不对称,瓷砖产品的“传递价值”环节过于冗长,致使中间机构赚取的部分过于不合理,消费者要为多余的中间机构买单。因为信息的不对称,厂家拼命排产、代理商被迫四处租仓库压货,还会导致畅销的产品没库存、库存的产品卖不动的窘境,并形成恶性循环……但随着互联网对“距离”的拉近甚至消除,上面这一切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商业模式,或者被信息不对称所制约的商业模式,还会存在吗? 马云说,很多人看不见、看不起、看不懂,到最后来不及。“天下大势,浩浩荡荡,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。”我们所有的企业,都要审视一下自己,自己的商业模式是不是建立在“距离”上。如果是,那么我们就要进一步审视,这个“距离”,将会被什么样的方式消除,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改变。 互联网环境下的陶业未来 在互联网几乎如同空气般存在的大环境下,放眼建陶行业的未来,随着信息的日趋透明化,及陶瓷生产厂家对用户大数据的掌握,我们可以大胆假想下行业的未来。 首先,定制化、反向购买成为可能,购买行为发生在生产之前。传统陶瓷企业的生产,是一个单品种、大批量、大规模的生产方式,而消费者的需求又是个性化的,规模化生产和个性化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。但在大数据和数字化的支撑下,当我们工厂设备加以完善后,就可以实现大规模定制模式,消费者先下单,工厂接收数量、型号、花色等数据后进行排产,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。 然后,代理商逐渐向服务商转型。建陶行业在中国快速发展至今,代理商模式是绝大部分厂商赖以生存的基石,也许每年下来代理商仓库里都会积压不少的库存,但信息的不对称也还能让代理商略有盈余。但第五届陶瓷人大会上,郎咸平教授已经提出,制造业应该变“6+0”为“4+0”模式,即去掉仓库运输和批发经营环节,保留订单处理、产品设计制造、原料采购和终端零售四大环节。这样下来,我们陶瓷企业的终端代理商,是不是应该逐步向终端服务商转型呢? 最后,品牌将被重构。对于用户而言,品牌是消费者为了信任或者身份而付出的额外高成本。对于厂家而言,对应的就是额外高投入和相应的高利润。简单来说,很多品牌附加值就是用额外的钱买了放心,这背后根本的原因还是信息不对称,额外的钱是为信息不对称所支付的钱。一旦信息不对称被互联网决绝之后,就会有新的品牌产生,品牌的意义也会发生改变。届时品牌的内涵,将极有可能从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信任,转变为用户在消费过程中的消费体验和参与情感,厂商对待每一位客户的售前、售中、售后服务态度就显得至关重要了。 互联网不是终点,它只是不断提高沟通效率这场革命中的一个台阶而已。向未来看去,也许更多台阶还在前面,只是以我们今天的知识和智慧还没法预见而已。 文章的最后,我想用一句话总结:“我认为互联网的一切优势,最终都是效率优势,我们每一家企业、每一位个人,都应该从技术、管理、市场等角度来思考怎样提高自身的效率。”固然,我并非扎根陶瓷行业数十年的专家级精英,也没有深入接触过互联网行业,上文观点大多为自我臆断,如读者有不同意见,还望保留。祝我们每一家传统建陶企业,都能积极地去拥抱互联网,在互联网革命的敲门声中凤凰涅槃、重获新生! (【chuantong】更新:2016/1/12 21:45:55)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