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【传统】一场颠覆陶瓷传统认知的展会 |
【chuantong】2018-9-25发表: 一场颠覆陶瓷传统认知的展会 2018青岛国际陶瓷艺术展日前开展,一大早,在青岛中山公园的牡丹阁,记者偶遇一位75岁高龄、鹤发童颜的外籍“老太”,她是国际陶瓷艺术界享有盛誉的丹麦女艺术家宝迪·曼兹。借助长久不衰的经典作品 一场颠覆陶瓷传统认知的展会2018青岛国际陶瓷艺术展日前开展,一大早,在青岛中山公园的牡丹阁,记者偶遇一位75岁高龄、鹤发童颜的外籍“老太”,她是国际陶瓷艺术界享有盛誉的丹麦女艺术家宝迪·曼兹。借助长久不衰的经典作品“圆筒器皿”,她颠覆了人们对于陶瓷技艺传统的功能定位的认知。 “当用来盛放食物的碟子破碎了,我们会感到心痛” “今天我们如何来看待陶瓷技艺所具有的功能?我想说,它并不仅仅是一个盘子,可以用来盛放食物,还意味着这个盘子与我们发生了某种情感上的交集,我们赋予它实用功能之外的精神内涵,当它破碎的时候,会令我们感到心痛。”开幕当天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主席雅克·考夫曼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做了一个切实的比喻。他说,很难判定,当下的陶瓷技艺发展究竟更注重实用性、艺术性还是技艺本身,“陶瓷有着很久远的历史,在过去的13000年间,日用陶瓷见证了时代的演变。当我们谈到陶瓷这棵大树,通常会谈到它的三个根基:实用的功能性、雕刻的审美性和建筑的工艺性,但是它仍在不停地发展进化,形成分支:诸如更趋于工业化、手工艺化,还有艺术家个体的艺术性表达……所以,不能简单地说哪一项更重要。” 作为本次艺术展策展人,青岛籍艺术家万里雅告诉记者,目前陶瓷艺术在中另方兴未艾,各地似乎都掀起了一股陶瓷艺术热,他想要在多媒体数字科技的大趋势下,寻找从“陶瓷器皿”这样小的艺术领域切入,让人们回溯陶瓷的历史,真正回归到对陶瓷艺术本质的关注。 在青岛艺术研究院研究员、作为观展者的民间收藏家廉海平看来,这场展览集纳了艺术家们在追寻和传承传统陶瓷技艺的过程中,所产生的各种不同的风格流派和样式,“我感觉到这些艺术家已经超越了瓷器最原始的实用功能,更注重艺术品的美感和观赏性。” 廉海平提及人们的审美溯求,正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提升。他以中国古代传统器皿梅瓶为例,最初的梅瓶,实际上是装酒的器皿,到了宋代,文人士大夫才创新地用之插梅。另外,古代的陶瓷器皿也常常用来书写,起到传播文字、进行交流的作用。这两种实用性后来都进化为 “赏心悦目”的审美功能,或者是欣赏与实用功能并存。 “我想使我的作品更美,所以我把它做得更薄” 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在全球有700名学会成员,覆盖60个国家和地区。75岁高龄的丹麦女艺术家宝迪·曼兹,无疑是其中的元老级人物。开幕式当天,另一位女性艺术家向记者引荐了这位美丽慈祥的“北欧老太”,据说她在展览中呈现的三件作品,许多年前便被业界认定为艺术性与技艺性相融合的佳作。它们总会让人联想起静谧的欧洲乡村,冷色调的整洁的房舍、谷仓、鲜有繁杂、岁月静好的精致街巷……在老人的描述中,创作过程并不顺畅,因为器皿内外壁太过轻薄,多次在烧制中出现塌陷,只能从头再来。 再被问及创作的灵感来源时,她让记者细看器壁上的横竖条纹,以天空蓝为主的冷色调线条,正是她对于日常生活和乡村周遭自然景色的记忆,她特别提及了已经去世多年的丈夫,他也是一位陶瓷艺术家,过去二人常常合作创作,“他负责作品的设计,我将它们附注于实施制作。”说到这里,老人的眼中有泪光闪动……这件作品显然倾注着对逝者的无限思念,它承载着艺术家个人的情感记忆,因此才显得更加动人和美丽。 曼兹女士同样提到了作品的功能性,她坦诚地表示,虽然是器皿的主题,但自己并不想赋予作品某种实用价值,“如果要求它的实用,我会做得厚实一些,而我其实只注重它是否漂亮,尽量把它做得更薄,更通透,更美。”尽管牡丹阁里缺少了专业的展品照明,依然能够透过她作品中精致细微的镂空设计,感受到透射出的光线的静谧。在聆听了老人的故事后,那份沉静的光影中居然徘徊着一丝伤感的气息。 瓷砖相关 传统行业传统家居卖场传统瓷砖传统传统建材市场传统营销,本资讯的关键词:艺术家传统展会颠覆认知 (【chuantong】更新:2018/9/25 3:51:45)
|